三国时期,刘备、孙权联手攻打曹操,为了解决箭矢短缺的难题,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策——草船借箭。
在攻打东吴的过程中,刘备军箭矢不足,急需筹集箭矢。诸葛亮想出了一个疯狂的主意,便是用草木制作假船,让孙权误以为刘备军要在水上作战,进而借箭。
刘备部将黄权和关羽将数十艘木筏系在一起,上面搭建了木头框架和茅草覆盖,再挂上绳索,看起来就像是一支大船。黄权和关羽等人站在船上,摇晃船只,并且故意拍打帆布,敲打锣鼓,以示操纵。
孙权看到刘备军艨艟林立,连夜带兵封锁周围水域,同时发现刘备军的船只制作粗糙,实在难以相信对方会真的作战。于是他命令守将准备了大量箭矢,希望借此机会一举歼灭刘备军。
第二天早晨,当刘备军的木筏队划着“草船”沿江而过时,孙权下令放箭。刘备军命令众将船不要回手,箭矢尽数射出,取来的箭矢有如暴雨倾泻,堆积如山。几个时辰下来,几乎将大半的箭矢都被借到手。
此计一出,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箭矢短缺的难题,也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。
草船借箭之计不仅精巧独特,更展现了诸葛亮出色的智谋和周密的谋略。这一战术既是对敌方军师的挑衅,又是对部下士兵的检验,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巅峰。